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勞雷杯”首屆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物探職業技能競賽決賽開賽在即。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背景下,地質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排頭兵,理應繼續扮演好經濟轉型的開路先鋒角色。主動發掘地質行業的工匠精神并大力發揚老一輩地質工作者身上的“匠心”“匠術”“匠德”,意義重大。
物探工作是一項科研性、探索性很強的工作,是地勘行業為數不多的具有國家職業標準的主體職業。為激勵和帶動廣大技能勞動者立足本職鉆研新技術、掌握新技能,在地勘行業營造有利“大國工匠”成長的氛圍,物探工職業技能競賽,被列為國家級二類競賽。
在首屆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物探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即將開賽之際,中國礦業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礦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彭齊鳴。
記者:作為“勞雷杯”首屆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物探職業技能競賽,在競賽內容和有關技術方面是怎么設計的?
彭齊鳴:職業技能競賽技術性強,參與人員范圍廣。做好競賽內容和技術設計,對于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等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概括起來說,我們是以“六個明確”來引導和規范:一是明確競賽是以激勵廣大技能勞動者鉆研技術,創先爭優,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培、以賽促練、以賽促建”為目標,促進高技能產業職工隊伍建設和地質找礦事業的發展;二是明確競賽的技能和技術依據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原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物探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地礦行業物探技術標準和規程;三是針對行業隊伍結構現狀,明確參賽對象是從事地球物理勘探職業及相關職業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四是明確競賽按照《物探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技能要求,結合競賽職業長遠發展需要,適當增加新知識、新技術等相關內容進行命題;五是明確競賽實操內容主要為應用最廣、人數最多的磁法和電法;六是明確競賽方式以筆試和實際操作的形式分別進行,突出實際操作技能,在總成績中,實際操作技能占到70%,理論知識占30%。
記者:本屆競賽有哪些特點?
彭齊鳴:概括地說,本屆競賽有以下5個特點:
第一,行業管理政府部門領導高度重視。自然資源部主管副部長不久前專門聽取了競賽工作匯報,對搞好競賽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自然資源部行業管理小組對競賽工作給予了積極支持和指導,其主要成員出任競賽組委會主要負責人。
第二,主辦單位相互密切配合。競賽從申辦到籌備和實施,得到了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的大力協調、指導和密切配合,使競賽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第三,競賽級別高。本屆競賽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國家級二類競賽予以實施,體現了國家競賽主管部門對地勘行業的重視和支持。
第四,參與范圍廣。物探工是地勘行業主體職業工種,技術含量高,從業人員多。包括地礦、煤田、冶金、核工、化工等在內的地質勘查部門都擁有一定規模的物探隊伍。在本屆技能競賽中,將有上述地質勘查部門選派選手參賽。
第五,激勵力度大。本屆競賽獎勵形式有個人獎和集體獎。個人獎將按競賽結果和審批程序,產生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名“全國技術能手”獲得者以及數十名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物探優秀人才。集體獎將根據團體成績,設立團體一、二、三等獎和全國地質勘查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各賽區還可結合實際,制定本賽區的具體獎勵辦法。
記者:本次競賽級別很高,是地勘行業首次舉辦這樣的賽事,您對組織好本屆技能競賽有哪些要求?
彭齊鳴:一是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礦業聯合會(協會、學會),地質工會,要將競賽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盡快與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及地勘行業有關部門主動聯系和協商,成立賽區組委會及有關辦事機構,加強對競賽工作的統籌協調。
二是精心部署,認真組織。各賽區要認真制訂競賽組織實施方案,精心部署安排,落實競賽保障條件。要充分發揮地質勘查、科研、教育、礦業等單位的技術優勢,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做好競賽命題、裁判員遴選、賽前培訓、賽場組織和安全、技術點評等工作,確保競賽順利實施。
三是突出主題,營造氛圍。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的主題,按照“注重質量、提升水平、講求實效、加大宣傳”的工作原則,發揮網絡、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的作用,擴大競賽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大力宣傳技能競賽在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加快地勘技能人才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我們誠摯歡迎關心地勘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行業部門、礦業及地勘企事業單位通過各種形式對這次競賽給予支持和贊助,我們非常愿意對為競賽以支持和贊助的單位,通過賽事大型系列活動和主流媒體,搭建展示其成果、產品、技術及企業文化與綜合實力的宣傳平臺,進行宣傳展示和深度報道。
四是賽訓結合,促進發展。要以自然資源部系統“質量提升年”活動和開展技能競賽為抓手,通過賽訓結合,促進物探地質成果質量和廣大技能勞動者質量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提升。為此,各賽區要圍繞競賽目標在抓好賽項準備的同時注重新技術、新方法及新設備的應用培訓。競賽技術委員會可根據各賽區提出的培訓方向和內容,提供有關的培訓服務與指導,激勵和帶動更多技能勞動者立足本職,鉆研新技術,掌握新技能,爭創新業績,為地質找礦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中國礦業報)
?。ū疚霓D載自中國礦業網作者李平)